[微開箱] Synology DS224+ 2bay NAS / Seagate IronWolf 8 TB / Asus RT-AX1800S Wi-Fi 6 Router

2025-03-08 星期六

由於筆電幾天前突然無法開機,深陷於失去資料的恐懼下,跑去入手一台NAS。

這次的NAS組合方案為
(1) Synology DiskStation® DS224+ 2bay NAS 主機一台
(2) Seagate IronWolf® 8 TB 兩顆 (要組鏡像 RAID 1 )
(3) Asus RT-AX1800S Wi-Fi 6 Router 一台 (建立區域網路用)
共25K新台幣。

以下來進行微開箱、組裝、跟實際使用。

Synology DS224+ 2bay NAS / Seagate IronWolf 8 TB / Asus RT-AX1800S Wi-Fi 6 Router


Synology DiskStation® DS224+ 2bay NAS

台灣群暉科技Synology Inc.生產的NAS。

Synology官網簡介:

DiskStation® DS224+
適用於邊緣部署的小型資料儲存系統

幫您妥善保存所有資料。
  1. 整合並保護。利用整合式安全功能,輕鬆儲存及保護多達 36 TB 的資料。
  2. 集中管理重要資料。共享、備份及存取檔案、照片、監控影像等。
  3. 環保、節能,大幅降低電費支出。處於全功率工作狀態下,耗電量僅 15 瓦,故運作成本較低。









電源供應器,輸入 AC 100~240 V / 1.7 A,輸出 DC 12 V / 5A / 60 W。


Seagate IronWolf® 8 TB

Seagate IronWolf® 8 TB 硬碟兩顆。
型號: ST8000VN004

Seagate原廠的說明:

IronWolf™ 是為了 NAS 的一切所設計。穩固、立即可用、可擴充且全年無休的效能再也不稀奇,能夠以豐富的容量選擇來應對各種多磁碟的環境。

主要優勢
  1. 針對搭配 AgileArray ™ 的 NAS 最佳化。 AgileArray 可在多重機槽環境中實現雙平衡馬達與 RAID 最佳化,擁有目前最先進的電源管理功能。
  2. 使用 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 主動守護您的 NAS。專門提供預防、介入和復原服務。
  3. 高效能意味著在 NAS 的高流量期間,使用者也不會遭遇延遲或停機的情況。Seagate 以效能最高的 NAS 產品組合引領風潮。
  4. 旋轉震動 (RV) 感應器。同級硬碟機產品中首見搭載 RV 感應器,可在多硬碟機的 NAS 機箱中維持高效能。
  5. 容量範圍高達 14TB。更多的容量選擇代表更有可能在預算內達到需求。Seagate 能夠為任何 NAS 使用情境提供可擴充的解決方案。
  6. 在多重使用者環境下完成更多工作。IronWolf 的工作負載率為 180TB/年。讓多名使用者安心從 NAS 伺服器上傳或下載資料,瞭解 IronWolf 可妥善處理交付的工作量,不論是創意專業人士或小型企業均適用。
  7. 專為全天候作業、隨時可存取的 NAS 應用所設計。隨時隨地均能存取 NAS 上的資料,不論人在遠方或現場。
  8. 100 萬小時的 MTBF、3 年有限保固。可減少維護上的開支,改善桌上型電腦硬碟機的總體擁有成本 (TCO)。

REF: https://www.seagate.com/www-content/datasheets/pdfs/ironwolf-16tb-DS1904-13-1905TW-zh_TW.pdf

包裝外盒的印刷幾乎相同,但看背面的話,一個是聯強代理、一個是捷元代理。不曉得店員怎麼拿兩個不同代理商的貨出來,真是神奇。一般而言,買同規格的產品,會給同一個代理商,這樣看起來也比較順。

後來看硬碟的製造時間,發現其中一個為 DOM (Date of Manufacture): 02JAN2025 (2025-01-02生產)、另一個為 DOM: 24NOV2023 (2023-11-24生產)。所以一個是前年年底生產的硬碟。

原X屋,拿前年的硬碟出來賣,到底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不過由於保固算法是從購買日期開始算,就這樣吧!

Seagate IronWolf® 8 TB 硬碟兩顆。

包裝外盒的印刷幾乎相同,但看背面的話,一個是聯強代理、一個是捷元代理。

看硬碟的製造時間,發現其中一個為 DOM: 02JAN2025、另一個為 DOM: 24NOV2023。所以一個是前年生產的硬碟。皆為泰國製。


Asus RT-AX1800S Wi-Fi 6 Router

台灣優質廠商生產的Wi-Fi 6路由器。

華碩官網簡易說明:

AX1800 雙頻 WiFi 6 (802.11ax) 路由器支援 MU-MIMO 和 OFDMA 技術,隨附由 Trend Micro™ 提供的 AiProtection Classic 網路安全性
  1. 新世代 WiFi 標準 – WiFi 6 (802.11ax) 標準支援 MU-MIMO 和 OFDMA 技術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和傳輸速度。
  2. 超快 Wi-Fi 速度 – RT-AX1800S 支援 1024-QAM 以提供速度大幅提升的無線連線。總網路速度約 1800Mbps — 包括 2.4GHz 頻段的 574 Mbps 及 5GHz 頻段的 1201 Mbps。
  3. 提高容量和效率 – 不僅支援 MU-MIMO,同時支援 OFDMA 技術以有效配置頻道,可同時與多個裝置進行通訊
  4. 5 Gigabit 連接埠 – 一 Gigabit WAN 連接埠和四個 Gigabit LAN 連接埠,比 100-Base T 乙太網路快 10 倍。
  5. AiProtection 和家長控制功能 – 協助確保您的網路安全,並可讓您設定用戶端的網路使用時間限制
  6. 支援AiMesh – 可相容支援 AiMesh的路由器,建立彈性且無縫漫遊的全屋網狀網路







組裝NAS

偷懶、直接看機構,用猜的。

打開蓋子。


看到2個槽,有手把可以拉。


用手壓一下卡榫,即可拉開硬碟槽。




快拆結構。




放上硬碟




用快拆將硬碟固定。


NAS機內部。


SATA插槽特寫。


記憶體擴充槽位特寫。


準備放入兩顆硬碟。


把蓋子的保護紙移除。


蓋子背面的固定結構。使用四個軟性橡膠固定,周圍的縫隙是方便空氣流通進行散熱。


將蓋子裝回去。


看一下機子背面的通訊孔。


全部玩過一輪後,才開始看說明書,驗證猜測是否正確。








使用NAS

建立區域網路

NAS需要架在區域網路的環境下來使用。所以在買設備時,不是只有買NAS主機跟硬碟,還必須建立區域網路,所以又買了台Wi-Fi路由器,算是一個低成本的區域網路架設方案。

一般有中華電信網路線的區域網路建立方式

其實這標題下的比較怪啦! 說中華電信是大家比較熟悉,應該是說是ISP業者。

如下圖所示,ISP業者提供的網路線插進Modem,Modem拉一條網路線接到Wi-Fi路由器的WAN孔,其他要在區域網路中的設備就接在Wi-Fi路由器的LAN孔。這樣簡單的區域網路的環境就建設完成了。

華碩Wi-Fi路由器說明書截圖。ISP業者提供的網路線插進Modem,Modem拉一條網路線接到Wi-Fi路由器的WAN孔,其他要在區域網路中的設備就接在Wi-Fi路由器的LAN孔。

使用Wi-Fi路由器的中繼模式

如果是單純地將中華電信的網路接過來,那簡單太多,沒有下面寫一堆的問題。將中華電信的網路線接一條來WAN孔,其他的設備接LAN孔,預設就是這樣用,搞定。

但為了使用手機Wi-Fi熱點,需要將Wi-Fi路由器設定為 "中繼模式",但這樣就可以讓Wi-Fi路由器去使用手機的Wi-Fi。

華碩官網說明。注意:設定為中繼模式後,路由器的IP位址會自動變更,為了找到路由器的IP位址,請先下載並安裝[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

REF: [無線路由器] 如何在華碩無線路由器上設定中繼模式(Repeater mode)?

安裝[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後,在Windows OS上直接搜尋程式,就會找到。下次要用就很方便。

為何要安裝[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
在中繼模式下,Wi-Fi路由器的IP位址會自動變更,而不是連線時,Windows網路資訊下的DNS伺服器IP位置。平常使用這個DNS伺服器IP位置,是可以連線到Wi-Fi路由器,但在中繼模式下,這招就沒用了。要用[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先把Wi-Fi路由器的IP位址找出來,再用瀏覽器連線。

而且每次手機Wi-Fi熱點重啟後,Wi-Fi路由器的IP位址可能會變得不一樣,所以還是要重新這個流程,去尋找Wi-Fi路由器的IP位置,來進行連線。

使用[ASUS Device Discovery]程式,先Wi-Fi路由器的IP位址找出來。

連線NAS

總之,先找到Wi-Fi路由器IP,由網頁瀏覽器進去Wi-Fi路由器管理頁面,查到NAS的IP位置。就可以連線到NAS去了。

每次手機Wi-Fi熱點重啟後,NAS的IP位址可能會變得不一樣,所以還是要重新這個流程去尋找NAS的IP位置,來進行連線。

找到Wi-Fi路由器IP,由網頁瀏覽器進去Wi-Fi路由器管理頁面,查NAS的IP位置。圖中Synology的IP位置,就是NAS位置。

設定NAS

連線進去NAS後,就需要開始設定了。

NAS系統一看,就有一種Linux-based OS的既視感。

當然,以一個完全沒使用過NAS的人來說,陌生感很強烈。不過進Synology的NAS系統後,有跳出 "DSM說明" 的頁面。

其實只要依照 "DSM說明" 慢慢進行設定,就可以順利使用NAS。這是非常方便的設計,省掉一堆看說明書的時間 (當然,原廠也根本沒有附那種幾百頁的說明書)。

只要依照 "DSM說明" 慢慢進行設定,就可以順利使用NAS。相當方便。

一開始就是要設定帳號密碼。2FA之類的連線資安設定。

接著設定遠端連線用的QuickConnect ID。

設定遠端連線用的QuickConnect ID。

接著要把硬碟空間配置出來(建立儲存集區)。就像在電腦上要把硬碟格式化,才能開始使用硬碟。

硬碟配置選擇SHR建立RAID 1。8 TB的硬碟,配置好儲存空間後,就剩7.3 TB了。所以,評估儲存空間時,要記得多估算30%才安全,免得建立空間後,面臨實際使用空間縮水的窘境。

配置容量,直接按右邊 "最大化"那個按鈕就行。

檔案系統選Btrfs。Btrfs 檔案系統是為了解決企業儲存系統問題而設計,如系統容錯、不易管理和資料保護等問題。

檢查一下設定。

空間建完後,就要進行硬碟檢查。

想要省時間,就選快速。

獻慶在這裡選了慢速方案。真的非常慢速,硬碟檢查搞了將近一天的時間。不是畫面上面寫的剩7小時歐! 是7小時候去看,還是剩7小時! 再7小時候去看,還是剩7小時! 然後,一天就過去了! 玩過Windows硬碟檢查的都懂! ^_^

畫面顯示,還剩7小時會完成。這個數值,參考就好。

整個空間設置完成後。實際顯示總容量為 7 TB。

怎麼使用空間又打折了。看來未來硬碟容量評估時,推高到50%比較安全。


接下來就是要開共用資料夾,設定使用者權限等。(這裡跟Linux檔案管理都相同)

到這裡為止,基本上已經可以從網路連線NAS,拖曳檔案或Ctrl+C或Ctrl+V,來把檔案放到NAS中。

設定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軟體

由Synology免費提供而且內建在NAS中,這是個好程式,可以自動備份電腦、伺服器、資料庫等。

這樣就可以定時備份筆電資料,一旦筆電故障,可以選擇還原本機或是特定資料夾跟檔案,立即將資料取出使用,避免資料丟失跟消耗大量處理時間。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介面。

網路上有許多使用方式介紹的影片可以參考:

YouTube: Introducing Active Backup 2022 | Synolo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tEWGg0SaY

YouTube: How to Back up and Restore Your Windows Devices Using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 Synolo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a_1NFuBH8

YouTube: Synology Active Backup Demo & Review 20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TeOdZtmGw

測試傳檔案速度

1. 透過Wi-Fi傳輸,放在2.5吋USB外接硬碟中的,JPG PNG 這種碎小檔案,大概 5~60 MB/s


2. 同樣方式,傳輸單一大檔案,速度差不多都維持在60 MB/s


3. 透過RJ-45 cat. 5e網路線進行區域網路傳輸,碎小檔案,55~65 MB/s


4. 同樣方式,傳輸單一大檔案,速度差不多都維持在110 MB/s


可見使用網路線進行區域網路傳輸,效果較好。

噪音問題

雖然NAS有很多好處,但硬碟讀寫頭移動的機械噪音,喀喀聲。在噪音較大的工廠中,基本上不太會注意到,但是如果是放在比較安靜的辦公室或家中,會是個問題。

這次就是放在家中,於是噪音問題馬上暴露出來。只好慢慢調整放置位置。

1. 放在IKEA四格櫃上。該四格櫃由木頭合板組成。在安靜的房間中,會一直聽到硬碟讀寫頭移動的喀喀聲。儘管聲音音量不大,但Wife說她整晚睡覺都被吵到,很惱人。

2. 放在地板上,硬碟讀寫頭移動的喀喀聲,有明顯降低。這樣比較起來,可能是木頭合板與讀寫頭的移動產生共振,放大了噪音。

3. 儘管放在地板上,但夜間比較安靜時,還是可以明顯地聽到硬碟讀寫頭移動的喀喀聲。

4. 放到隔壁房間,避免機械噪音干擾睡眠。

檔案整理問題

有NAS只是在區域網路建立儲存空間,但NAS中的儲存空間相當有限,必須考慮該存什麼,檔案該如何分區放置等問題。

這問題可能比初步學會使用NAS要花更多時間。

例如: 獻慶這次估計要備份的檔案有 3 TB,但整理檔案後,發現有一堆重複檔案,還有一堆不重要的檔案可以刪除。光初步這樣處理後,就剩 2 TB要備份。

順便解決Google drive空間使用率到達96%的問題

Google drive空間使用率到達96%的問題。這幾年不斷被Google天天提醒空間快滿了。

現在直接將一些冷資料,放到NAS中,把Google drive的空間釋放出來。


關於原廠保固與銷售通路保固的時間差

以終端消費者的立場而言,我們是2025-03-08於銷售通路(原X屋)購買產品。那產品的保固日期應該是由2025-03-08起算。

但上去原廠官網登錄後,發現原廠系統中顯示的保固日期,並不是我們想的結束日期。畢竟,在實務上,原廠並不清楚產品交易至終端消費者的日期。這樣造成原廠顯示的保固日期與銷售通路承諾的保固日期,有落差。

所以,原X屋的店員才說要保留發票,方便處理產品保固。

Seagate方面

產品註冊後,會看到Seagate顯示保固到期日。

於Seagate官網註冊後,產品會顯示保固截止日期。(截圖日期: 2025-03-17)

由於硬碟有兩顆,因此將相關數據列表,比較清楚。

#生產日期 (A)購買日期 (B)Seagate 保固到期日 (C)天數差 (C-A)天數差 (C-B)
12025-01-022025-03-082028-04-1011941129
22023-11-242025-03-082027-02-241188718

所以,生產日期為2025年那顆,若從購買日期起算,保固日期有1129天,超過3年  (365 * 3 = 1095)。而生產日期為2023年那顆,若從購買日期起算,保固日期就只剩718天,不到2年了 ( 365 * 2 = 730)。

華碩方面

產品註冊後,顯示保固日期到期日為 2028-01-15。

產品外盒上是寫 "3年保固換新機",那保固日期從終端消費者的購買日(2025-03-08)起算,那保固到期日應該是2028-03-07。看起來系統中的日期(2028-01-15),還短少了將近2個月。

若保固日期從終端消費者的購買日(2025-03-08)起算,那保固到期日應該是2028-03-07。看起來系統中的日期(2028-01-15),還短少了將近2個月。(截圖日期: 2025-03-17)

為了應對這種問題,華碩在保證書後面註明,可用線上註冊認證購買時間,重算保固日期。但還是要保留發票或相關單據。

不同於一般保固均自出廠日為起始日計算,上網註冊成功後,您的保固日期將以 購買當日為起始日期 (請保留蓋有經銷商店章銷貨單據或發票影本,於機台維修時出示,使享有此獨享服務)

華碩保固卡後面註記。若上網註冊成功,則以購買日期開始起算來進行保固。但發票或相關單據仍需保留好。

Synology方面

機子設定完那天,就已經將Synology帳號開出來。

帳號裡面有Synology DS224+的裝置資料,但沒有紀錄購買日期。這很合理,畢竟經銷商也沒上傳銷售資料。另外,Synology的系統也沒看到裝置註冊的相關操作功能。

上網查了一下,Synology有針對其保固服務進行說明,裡面有保固日期界定的方式。還是那個重點,相關單據要留存。

購買憑證或收據上之購買日為保固期的起始日,您需要出示購買憑證或收據作為購買證明。

若您在需要使用保固服務時無法出示購買憑證或收據,可以嘗試聯絡您原先購買 Synology 產品的當地經銷商或代理商以取得購買紀錄。若您仍無法提供任何購買證明,將以我方內部記錄之產品製造日期作為保固期的起始日。

REF: Synology 產品如何使用保固服務?


感想

1. 獻慶選擇的NAS系統,不算高階機種。應該是算整個產品線中,倒數第二階的產品。基本上就是確保資料穩定保存。現在的技術,高階幾種已經有SSD版本的NAS,同樣容量的話,價格要跳上好幾倍。

REF: 全m.2 SSD組成的NAS

2. 使用 Wi-Fi 6 路由器,為何不用Wi-Fi 7版本?
現在市面上的Wi-Fi機子已經走到 Wi-Fi 7 了,怎麼獻慶還挑了一台Wi-Fi 6的路由器,理由很單純,就是使用前一代的成熟技術,這樣成本也會較低。而且完整的Wi-Fi 7環境都還不具備,光單一設備是Wi-Fi 7,網速還是會被卡死在Wi-Fi 6。而且現在有新消息,就是廠商已經開始在搞Wi-Fi 8了。

3. NAS不是萬能的歐! 儘管網路上有一堆推薦文或影片,但是有一個最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區域網路掛掉後,NAS就跛腳了! 所以使用上,還是要有穩定又高速的區域網路,才方便。

4. "不就一台NAS嘛! 幹嘛寫這種長長長的Po文,浪費時間!"
寫Po文是一種學習模式啦! 透過寫這種系統性文章,能看到很多資料不足,這就是學習時,大腦思考的漏洞,把漏洞補一下,就會學得比較好一點點,而且也可以順便當作筆記,方便下次使用時,複習。

5. 沒事幹嘛架設這種系NAS統。占空間、有噪音、耗電、還要定時維護,問題一堆。只能說,資料消失帶來的問題更為嚴重,所以只能兩害取其輕了。

6. 採購硬碟時,記得看一下DOM時間。不要跟購買日期差太多,免得產生原廠保固到期日太短的問題。

7. 相關單據(蓋有經銷商店章銷貨單據、發票影本)要留存,到時候保固才方便處理。

8. 以第一台NAS來說,選擇Synology的產品,到目前為止的使用感覺相當良好。特別是其軟體系統的生態系建立得不錯,可以把這個兩槽的機種當作入門機,直接使用並學習一下NAS的用途。


相關連結




社群媒體討論平台

如果對該主題有興趣,想要討論,也可以採用以下的社群媒體平台。歡迎討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什麼是電池的CCA(Cold Cranking Amperes)? 如何量測CCA?

[數據處理] Excel 日期時間 換算成 秒

[日文歌詞] お久しぶり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