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人權] 受邀出席2025年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
獻慶受文化部及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出席參加2025年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
活動資訊
1949年5月19日,政府宣布全國進行戒嚴,開始長達38年的威權統治與白色恐怖。
在此期間,許多人因為政治立場、言論或學術思想,遭受不當對待,許多人甚至犧牲生命或遭受長期監禁。這段歷史不僅影響當時的個人與家庭,更深刻塑造台灣社會對自由、人權、與法治的理解。
政府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2024年4月核定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讓我們記取、憑弔過往苦難與歷史。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
活動: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
地點: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時間: 2025-05-19 10:30~12:00
舉辦: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
參與活動
2025-05-19 星期一
來到會場現場。
典禮場地。 |
典禮會場。 |
紀念胸章。 |
配戴上紀念胸章。 |
活動文件。 |
活動手冊。 |
活動手冊。 |
活動手冊。 |
活動手冊。 |
祈願文。 |
邀請卡及貴賓證
由於該活動是受邀出席,需憑邀請卡,現場換證,才能進入出席活動。
2025-05-09 星期五。獻慶送出確認出席訊息。不到半小時,承辦單位小姐來電,確認報名,並通知注意事項。
感想
1.
戒嚴與白色恐怖,是從我們上一代人,就留下來的,一種"不能說"的恐懼。
直到現在,當我們無法適當地去講出白色恐怖這件事情時,本身就是件嚴重的問題了。
這已經是一個橫跨好幾個世代,無法訴說的沉重之痛!
"痛到流不出眼淚!"
2.
現場與許多前輩直接交流,更感受到他們直面白色恐怖的情感。許多面對國家機器暴力的無奈! 唉!
3.
在本活動中,由作家陳列寫出的祈願文,其中最後幾句也許是讓我們能走出這 "無淚之痛" 的方式。
記憶,不是為了清算任何人和製造對立,而是為了清理歷史問題,化解對立;記憶,不是因為懷恨,而是為了修補傷痕,修補公義和價值;記憶,不是不願意走出過去,而是為了未來,大家可以公共參與和實踐的一個更美好社會。請讓白色恐怖的歷史,成為台灣人民一起前進的助力。
相關連結
國家人權博物館: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系列活動
YouTube: [自由時報]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人權館追思受難者、朗誦遺書喚醒記憶捍衛民主
自由時報: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人權館追思受難者、朗誦遺書喚醒記憶捍衛民主
YouTube: [公共電視] 凝視台灣歷史傷痕,519白色恐怖記憶日訂定|如果你問起|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856集 20240612
YouTube: [公共電視] 白色恐怖下的青年自覺運動 – 回顧「統中會案」|記憶的敵人|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856集 20240612
YouTube: [台視新聞] 走讀台灣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受難者親導覽
YouTube: [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簡介影片|華語
中央通訊社: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李遠:積極推動轉型正義
行政院: 記憶不因立法者漠視而遺忘 政院推動「白恐記憶日」立場不變
文化部: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銘記歷史記憶 共同守護民主未來
社群媒體討論平台
如果對該主題有興趣,想要討論,也可以採用以下的社群媒體平台。歡迎討論。
[活動][人權] 獻慶受文化部及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出席參加2025年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典禮。
— HsienChing (@HsienChing_) May 19, 2025
更多請看:https://t.co/fJ5yBEMIs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