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實驗」標籤的文章

[架設備] 攝影式掃描機

圖片
2024年11月初左右 獻慶在網路上看到有一種"攝影式掃描機",價格從3000~30000 NTD都有。 其實就是早期的相機翻拍設備啦! 只是現在相機換成手機那種小型裝置,而光源從傳統的白熾燈泡換成LED燈。 於是獻慶就想,有沒有辦法用手頭的設備,架一架,達到這個商品的效果。 架設備 原有就有 1. 攝影用的LED燈 2. 手機一支 另外採購 1. 手機用腳架 2. 手機遙控用藍芽快門 設備架完後,大致長這樣。 設備架設圖。非重要部分,模糊圖形處理。 測試 效果可接受。 只是光線的角度還須調整,要把眩光降到最低。 感想 手機遙控用藍芽快門搭配手機快門聲,就可以確認有拍到像片,而不用一直去看手機上的畫面。 攝影時,要注意角度,免得拍了垂直方向的圖片,還需要後製再修正回來,這樣也是相當消耗時間。 儘管這樣"土炮"架設,效果可能沒有專業設備好,但卻已經用很低的成本,來達成想要的目的。 接下來,可以把一些較大型的資料給數位化了。 社群媒體討論平台 如果對該主題有興趣,想要討論,也可以採用以下的社群媒體平台。歡迎討論。 [架設備] 攝影式掃描機 獻慶在網路上看到有一種"攝影式掃描機",價格從3000~30000 NTD都有。 其實就是早期的相機翻拍設備啦! 於是獻慶就想,有沒有辦法用手頭的設備,架一架,達到這個商品的效果。 更多請看: https://t.co/tFY08474tk — HsienChing (@HsienChing_) November 30, 2024

[學習][實驗] 過碳酸鈉 清潔測試 2

圖片
在前陣子,獻慶使用過碳酸鈉清潔,獲得不錯的效果。(見Po文: [學習][實驗] 小蘇打粉 跟 過碳酸鈉 清潔測試 ) 關於過碳酸鈉的清潔效果,這裡再做些分享。 對於不同材質,清潔效果不同。當然清潔時,也會發生一些副作用。 期望這個小實驗跟整理,能對各位的實際運用有幫助。 各類測試 陶瓷 清洗前。可看到卡了茶垢跟咖啡垢,這個用菜瓜布是刷不掉的。 使用過碳酸鈉,清洗第一次後。效果就非常好了,茶垢跟咖啡垢幾乎都清洗完畢。 但此次清洗,卻產生問題。 陶瓷上面有個薄膜脫落,看起來像是印刷層的薄膜。看來過碳酸鈉產生的氣泡,有可能會造成印刷層薄膜的損壞。 使用過碳酸鈉清洗後,可明顯看到陶瓷馬克杯表面有一層塑膠膜脫落。 其實陶瓷材料,是多孔材料,只是上面的釉擋住了髒汙(例如: 咖啡、茶),沒讓他吃進去。 玻璃 清洗前。可看到卡了茶垢跟咖啡垢,這個用菜瓜布是刷不掉的。 使用過碳酸鈉,清洗第一次後。效果就非常好了,茶垢跟咖啡垢幾乎都清洗完畢。剩下來就會看到之前過度使用菜瓜布造成的磨擦痕跡。 美耐皿製品 清洗前。可看到卡了茶垢跟咖啡垢,這個用菜瓜布是刷不掉的。 使用過碳酸鈉,清洗第一次後。 使用過碳酸鈉,清洗第二次後。 這次用溫水浸泡,看到冒泡超強的,好像丟汽泡錠進去水裡的感覺。清洗效果一下大大提高。很快就搞定。 只是水一涼掉,效果就下降了。哈! 看得出來,清洗第二次後,白色的部分,幾乎回到使用前的狀態,效果非常好。 但美耐皿物件由於表面孔洞大於茶垢微粒,就算清洗完畢。使用幾天,就可以看到茶垢卡回來。所以也不用太走火入魔去清洗。 不鏽鋼保溫杯 清洗前。可看到卡了一點點茶垢跟咖啡垢,這個用菜瓜布是刷不掉的。 使用過碳酸鈉,清洗第一次後。明顯有變光亮,表示茶垢跟咖啡垢都有清除。 但螺紋附近的茶垢跟咖啡垢看起來還是卡著。也許這個配合菜瓜布會比較有效率。 蓮蓬頭 清洗前。卡了很多水垢。 清洗第4次。看起來還是很多水垢,清洗效果不好。 感想 1. 一個技術要用的順,得多方嘗試。 2. 現在有了好的處理方式後,看到很厚的一層茶垢,有需要把它清除掉嗎?  不見得,有時候,會碰到有趣的狀況。例如:  長輩說: "那個厚厚一層就是我泡茶,在養壺啦! 這樣茶泡起來比較有味道! 不要洗掉!" 相關Po文 [學習][實驗] 小蘇打粉 跟 過碳酸鈉 清潔測試 https://dream-and...

[學習][實驗] 小蘇打粉 跟 過碳酸鈉 清潔測試

圖片
聽長輩說小蘇打粉不錯用,用來清潔,效果不錯。 獻慶做了一點功課後,就去做實驗了。 長輩提供的建議,雖然與實際效果有很大的落差,但另外尋找的路,卻對了。 小蘇打粉清潔測試 2023-10-26 星期四 使用小蘇打粉來清洗法式壓濾壺。濾網上面卡了厚厚一層茶垢。用這個來測試才有感。 法式壓濾壺的濾網上面已經卡了很厚的茶垢。用菜瓜布也不好清洗。只有中間那裏把茶垢磨掉一圈。 這面用菜瓜布來處理茶垢相對好清理,但還是沒辦法清的乾淨。 在壺中加入小蘇打粉,並加水溶解小蘇打粉,再將濾網浸泡進去。 浸泡約一天後,效果不佳。仍看到一層厚厚的茶垢。 仍有明顯茶垢。 過碳酸鈉清潔測試 2023-10-27 星期五 測試1 將過碳酸鈉加入法式壓濾壺中,加水溶解過碳酸鈉。接著把濾網壓入浸泡。過程中會產生微小的氣泡。 浸泡幾十分鐘後,濾網上層有明顯的茶色出現。表示茶垢已經開始清除。 濾網下層出現一層空氣,表示產生的氣泡把氣體累積在這裡。這樣有一個面沒有接觸到液體,清潔力會下降。 把濾網拿到碗中繼續浸泡。 經過一天,效果不錯。茶垢已經清掉很多。 濾網另一面,效果也不錯。 用過醋酸鈉的清潔效果令人滿意。可看的出來外圈就像新買的一樣光亮,而內圈則是被菜瓜布刮花了。 由於仍有部分微小茶垢卡著,就再用過碳酸鈉處理一次。同樣放置一天。但這次使用臉盆來進行浸泡。 臉盆中放入適量的過碳酸鈉,加水溶解。 這次連細小茶垢都清掉了。非常好。 濾網側面也相當潔淨。 測試2 再拿另一支法式壓濾壺來測試。這支稍微小號一些。 清潔前: 清潔前,卡厚厚一層茶垢。 濾網另一側也卡很多茶垢。 浸泡第一次,清潔後,仍有部分茶垢未清除 浸泡第二次,清潔後: 浸泡第二次後, 清潔效果很好,很乾淨。 看的到有茶葉渣,得另外清除。 極限 每一種技術都不是萬能。 過碳酸鈉的清潔,還是有侷限性。 玻璃下的圓形茶垢,就沒有清除得很好。但這個用菜瓜布反而好處理。 這個卡東西(茶葉渣)就不是過碳酸鈉可以解決了,直接拿工具把茶葉渣勾出來就好。 感想 1. 不用太迷信小蘇打粉的清潔力。 2. 過碳酸鈉的清潔力高於小蘇打粉,但也不用太迷信。 3. 若覺得過碳酸鈉浸泡一次的清潔力不足,可以重新加粉、再浸泡一次。還覺得不行,還是可以再浸泡。多次浸泡,持續觀察狀況變化。 4. 再過碳酸鈉清潔的過程中,有冒泡的時候,清潔力最強,等發泡結束後,清潔效果就下降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