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問題處理」標籤的文章

[學習][問題處理] 套棉被

2025-05-05 星期一 回到家,長輩說,有兩組棉被剛洗好,你去套一下。 處理方式 以前曾經會套棉被,長時間沒套,就忘記了。 還好現在網路方便,直接用關鍵字 "套棉被" 搜尋,就會出現示範影片。 兩組棉被套了很多次才成功。其中有一次,忘記要先把棉被套反面。 總之要先把棉被套反面,依照影片的方式套就OK。 大致上有機個關鍵動作 棉被套要反面。如果沒反面,等套完時,就會發現棉被是套進去了,但外面的棉被套看起來是反面的狀態。 棉被套平舖在底下。要檢查一下棉被的開口是否打開。也就是拉鍊有沒有拉開或鈕扣有沒有解除。 棉被平舖在棉被套上方,棉被與棉被套的方向要對齊。如果差90度,要記得旋轉對齊好。 接下來可以選擇 (1) 從遠離開口處的對側開始捲棉被及棉被套,或 (2) 從開口處那側開始捲棉被。捲的方式就像捲壽司。 若選擇 (1) 從遠離開口處的對側開始捲棉被跟棉被套。 則捲到開口處時,要把棉被捲反向套入棉被套開口。 接著反向把棉被捲推開,攤平,即完成套棉被動作。 若選擇 (2) 從開口處那側開始捲棉被及棉被套。 那從一開始捲了一部分時,就要把棉被捲反向套入棉被套開口。然後再一邊捲一邊套。 接著反向把棉被捲推開,攤平,即完成套棉被動作。 感想 1.  一個技術動作,很久沒做,就忘記了,很正常! 2.  套棉被前,其實還要先整理工作平面。要有足夠大的平面空間,才方便套棉被。以這次套棉被來說,光整理房間,搬東西,清出空間,大概花了十幾分鐘。 3. 夏天,套棉被,房間密閉,只開電風扇。熱爆,汗流了一堆。 4.  雖然寫了個簡易流程,但還是直接看影片比較直觀。寫簡易流程,只能當作小抄備忘。 5.  影片中的文字說明,跟上述的簡易流程都一樣無法直觀理解,直接看影片比較直觀。裡面有太多的細節是文字說明沒有寫出來、口述說明也沒講完整,光看說明,是難以想像動作如何完成。 6.  一件套棉被的"小事情",可以很容易地展現出,如果認為看完一本書,或聽了別人介紹,就認為自己會了一門技術,那是會有多大的誤解。只有實作,才有機會補完中間難以說明的資訊漏洞,成功學會技術、並且實際完成事務。 相關連結 YouTube: 五個小動作!一個人也可以快速換被單|超實用家事小技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055rrqmPQ...

[修理][問題處理] 耳機的脫落塑膠黏合

圖片
2025-03-05 星期三 使用多年的耳機,雖然還能聽,但有幾處故障。就來修理一下。 處理方式 Part 1 耳機的塑膠結構物脫落 針對耳機的塑膠結構物脫落。 這個使用之前採購的 "3M的強力接著劑,玻璃專用版本" 來試試看。 但看使用說明上寫著: "無法適用的材質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軟質聚氯乙烯、尼龍、泡棉、矽膠樹脂、氟素樹脂" 這次黏合的效果,應該不會很好了。 總之,來試試看。 至於黏合後的效果,用過幾次再來寫感想了。 耳機的塑膠結構物脫落。 上膠。 黏合。 黏合處特寫。 耳機訊號線外皮裂開 針對耳機訊號線外皮裂開,由於耳機還有聲音,暫時不處理。 這個問題,可能是耳機線材被夾到,有可能是辦公桌的抽屜夾到。 耳機訊號線外皮裂開。 另一個耳機的端子有接觸問題 突然想到另一個耳機的端子有接觸問題,拿來比較一下。 所謂的接觸問題,這裡描述一下。 當耳機完全插入筆電上的耳機孔時,耳機沒有聲音,反而是喇叭有聲音。這時要把耳機端子稍微拉出來 0.5 mm 左右的長度,這樣耳機就有聲音,而喇叭就沒聲音。表現就變得正常了。 於是現在就把正常跟不正常的耳機拿出來比對一下。對兩個耳機的端子處拍張特寫照,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問題。 結果,難以判斷。 左側為正常的耳機端子,右側為有問題的耳機端子。 效果不好 2025-03-14 星期五 手稍微碰到拉了一下,軟性塑膠部件就脫落了。(撐了9天) 看來這種膠並不適合黏結這類型材料。 儘管不適合黏,不過好處是,乾掉的膠,可以幾乎完全剝離,方便下次使用不同的膠來試試。 處理方式 Part 2 2025-03-20 星期四 使用一般市面上的強力膠。 黏著處特寫。 上膠後。膠上到線上,讓軟性塑膠可以整個接觸到。 接合。強力膠有溢出來。不處理。 2025-03-21 星期五 經過一天,強力膠已經乾掉。溢膠的部位看起來縮回去。 有試著拉幾下,不會馬上拉開。 接下來就要開始使用,看狀況。 2025-06-17 星期二 發現軟性塑膠部件脫落了。(撐了3個月) 看來,一般強力膠,雖然可以黏一段時間,但也不是長時間使用的處理方案。 處理方式 Part 3 2025-06-24 星期二 繼續試驗新的方式(就直接繼續在這個Po文寫下去,不新增Po文了) 使用金屬用AB膠。 光看膠的名字,就知道效果可能不好。反正就用用看。 金...

[問題處理] 打開膠水蓋子。小事情大智慧。

圖片
2025-03-19 星期三 Wife說: "這個膠水的蓋子我打不開,轉到手快抽筋了!" 處理方式 猜答案。 轉蓋子方式有好幾種,以下列出幾種。 (1) 順時針轉 (2) 逆時針轉 (3) 遇到水平轉的,就要硬拉。 直接動手。 正轉不OK,試試看逆轉。 結果就OK。 Case closed! 聽說蓋子很緊。 但一轉就開了。 原來是逆螺牙。 感想 1.    很多時候,要有一些不同的解法。 不然,很用功,很努力,也只是手抽筋! 2.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就是件小事。 對啦! 是件卡死很多人的小事! 不過,處理過程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生命中有多少事情,是常常在這樣的狀況下?! 社群媒體討論平台 如果對該主題有興趣,想要討論,也可以採用以下的社群媒體平台。歡迎討論。 [問題處理] 打開膠水蓋子。小事情大智慧。 Wife說: "這個膠水的蓋子我打不開,轉到手快抽筋了!" 更多請看: https://t.co/A1oiZIk7jY — HsienChing (@HsienChing_) June 15, 2025

[問題處理][冷氣] 吊隱式室內冷氣機,灰塵清理。

圖片
冷氣不冷,當問題不是冷媒問題,而是要清理室內機的灰塵。 一般壁掛式室內機,灰塵清理起來不是問題,甚至可以自己DIY使用水洗工具清洗。 但吊隱式室內冷氣機,則不見得有辦法順利清洗。因為許多狀況會造成拆不了冷氣機,自然就無法清洗了。 以下獻慶紀錄了自己如何處理吊隱式室內冷氣機,也分享一下,當師傅認為無法清洗時,自己可以處理到什麼程度。至少也可以讓冷氣變得比較涼一些。 吊隱式室內冷氣機清洗 2025-05-04 星期日 取下濾網後,看 "隱藏式室內機",發現金屬柵欄上面有一堆厚厚的灰塵,那就用毛刷清理乾淨。清理完後,發現對冷氣狀況,稍微改善一點點。 金屬柵欄上面有一堆厚厚的灰塵。 用毛刷清理乾淨。清理完後,發現對冷氣狀況,稍微改善一點點。 看一下室內機內部,卡了很多灰塵。 室內機內部,卡了很多灰塵。 風輪上面卡了很多灰塵,看起來灰灰的。 為了作為對比,去看另一個房間冷氣會涼的室內機,這個室內機就沒卡什麼灰塵,而且風輪也看得到白色塑膠。 另一台室內機。 這個室內機就沒卡什麼灰塵,而且風輪也看得到白色塑膠。 回到有問題的室內機。使用螺絲起子要把黑色金屬柵欄拆卸下來,卻發現鎖太緊了,可能當時是用電動工具鎖上去。 螺絲鎖太緊了,可能當時是用電動工具鎖上去。 拆黑色鐵網 2025-05-06 星期二 拿了些工具來試試看。 經過測試,鎖附黑色鐵網的螺絲,可以用 7mm 的板手扭開。這表示 7mm 的套筒也是可以扭開。這也是十字螺絲的十字造型滑牙後的解決方案,可見工程師設計時的考慮。 但這次拿了另一支螺絲起子,稍微用點力,就把很緊的螺絲扭開了。動作要慢,才有效果。 先把螺絲鬆開,之後使用電動工具,比較有速度。 鎖附黑色鐵網的螺絲,可以用 7mm 的板手扭開。這表示 7mm 的套筒也是可以扭開。 拿了另一支螺絲起子,稍微用點力,就把很緊的螺絲扭開了。動作要慢,才有效果。 螺絲鬆開後,使用電動工具處理。 鎖附黑色鐵網的螺絲, 共有六個。 黑色鐵網拆下後。 拆風輪底部的板子 因為,黑色鐵網有用三個螺絲鎖在風輪底部的板子上。 黑色鐵網拆下後,才有辦法拆風輪底部的板子。 風輪底部的板子的螺絲共有7個,可以用 8mm 的板手扭開。這表示 8mm 的套筒也是可以扭開。 風輪底部的板子。 可以用 8mm 的板手扭開。 8mm 的套筒也是可以扭開。 風輪底部的板子解開後。固定螺絲共有...